- 2021 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 2021|11.11-11.14
- 上海展覽中心 Booth W22
大未來林舍畫廊參加2021年上海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此次帶來當代華人藝術家:趙趙、申亮、郭維國、賴九岑及黃嘉寧。 趙趙透過仙、笋、桃子、牛等繪畫題材,向觀者敘說極富詩性,又風景各異的故事見聞;申亮長期探討「傳統」東方文人畫中的內在哲思與表現,並體現於「當代」生活日常,透過顏料塗繪、堆疊與造型,融合西方材質與技法,用具象的方式描繪,紅洋蔥、瓜子皮、蒜皮等日常無用之物;郭維國以中國各種吉祥物取代原有自身圖像的「慾圖系列」,延續劇場般的畫面操作,以更為內斂的手法闡述其對慾望的妄想;透過卡漫符號的本質再造,賴九岑以獨特工業性技法結合現世幽默嘲諷,創造具有強烈當代風格的視覺景象;黃嘉寧在她的寫實創作中,將攝像鏡頭捕捉下的生活殘片,於畫布上細膩地一筆一畫再現一張張被挑揀截取的瞬間。
趙趙,1982年生於中國新疆,現工作生活於北京與洛杉磯。曾於柏林亞、斯德哥爾摩、洛杉磯、紐約、日本、臺北、香港、北京、等地之藝術機構舉辦個展與個人項目。其作品也曾參加過多個海內外重要機構的群展並被收藏。並與Louis Vuitton、Land Rover、NIKE、VANS、Venvennet等品牌也開展過多項藝術聯名合作。 趙趙的作品表現形式多元且不斷對傳統意識形態提出挑戰,在其作品批判性的面貌下,卻依舊帶有獨特的詩意美感。傳統對於藝術家來說如同無法捨棄的情感,在非常當代的創作形式中,卻仍能看見飽滿的傳統美學精神,使我們總能在趙趙的作品中發現藝術家對傳統文化美學的深刻理解。
申亮,1976年生於中國遼寧,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碩士畢業。作品曾受美國西雅圖美術館、澳大利亞白兔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典藏。曾於德國法蘭克福與柏林、美國紐約、韓國首爾與北京等地舉辦個展。「皮紙系列」以「反覆式繪畫」的方法,勾勒個人細微觀察生活的藝術創作,透過顏料塗繪、堆疊與造型,融合西方材質與技法,用具象的方式描繪,紅洋蔥、瓜子皮、蒜皮等日常無用之物。這看似簡單的描繪與勾勒,通過堆疊尋常事物,在作品中構成了某種超脫於具體之外的實象,周行不殆的以生活實踐著血脈中的美學文化。
郭維國,1960生於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1985年加入臺北畫派,積極參與臺灣現代藝術運動。於1994、1996年參加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之雙年展。1998年任「悍圖社」成立首屆社長。曾展出於紐約、巴黎、京都、福岡、首爾、光州、北京、重慶等地機構,也於臺北當代藝術館、北京今日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等舉辦個展。其作品也深獲國際關注與收藏支持,並獲多所重要美術機構典藏,如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鳳甲美術館、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可成教育基金會、郭木生文教基金會。並獲得2004第八屆「李仲生現代繪畫」創作獎,2005第五屆「廖繼春油畫創作獎」。郭維國作品畫面中,藝術家自身形象與各種元素化作舞台角色,這些角色們或抽象、或具象、或寫實,在這如夢的魔幻空間中竄走、躲藏,而末世般的場景一如郭維國所述「它們表露出一種時光已逝被記錄下來的生命歷程的蒼傷感。」作品中極具疏離感的空間屬性,也隱喻著圖像之間曖昧且「藕斷絲連」的情緒詮釋可能。
賴九岑,1970年生於臺灣九份,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作品深獲國際關注與收藏支持,並獲多所重要美術機構典藏,如龍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等。有多次獲獎紀錄,囊括臺北美術獎首獎、何鴻燊博士基金會藝術獎、郭柏川美術創作獎首獎、東華扶輪美術獎首獎、巴黎大獎競賽獎首獎等。賴九岑深受海島地域文化的複雜多元影響,歐美消費流行文化,日本的動漫美學,看似頻繁地出現在其創作中,但東方文化中意在畫外的精神性表現手法,卻隱藏在層層疊疊的畫面中。近年,空間成為其作品的走向主導,與多年來做為對象物的玩具主次交換,但不變的是,在卡漫表象下,那層疊的色彩、隱藏在平塗內部與邊緣輪廓的繪畫性,使作品顯露出一種既平整冷感又厚實豐富的物質性變化,呈現藝術家個人的敘事邏輯與世界觀。
黃嘉寧,1979年生於臺北,現生活與工作於臺北。2006年獲高雄獎後,2007年獲臺北美術獎。黃嘉寧獨樹一幟,不受限題材的個人寫實繪畫,為臺灣當代藝術中,最受策展人與美術館矚目的青年藝術家之一。其作品廣受各地邀展,更屢獲重要美術館、私人基金會等國際藏家關注與收藏,如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巨基金會、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黃嘉寧延續其對於生活即景片段的寫實描繪,以精準的筆法拿捏真實與感知間的平衡,將生命中獨特的記憶帶回給人們。其作品不僅僅是影像的再現,更多時候是描繪片段裡的感知訊息,經由選擇而再現或者拋棄的細節、焦距的移轉,甚至數百倍的影像放大,以個人感知填補這些轉瞬的視覺經驗,成為一種時間之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