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cookies為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大未來林舍畫廊藝術有限公司
  • 展覽
  • 藝術家
    • 縮圖列表
    • 姓名列表
  • 新聞
  • 出版品
    • 畫冊
    • 版畫
  • 關於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 2001
  • 2000
  • 1999
  • 1998
  • 1997
  • 1996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MENU
中文 EN
CLOSE
中文 EN
  • 展覽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 2001
    • 2000
    • 1999
    • 1998
    • 1997
    • 1996
  • 藝術家
    • 縮圖列表
    • 姓名列表
  • 新聞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出版品
    • 畫冊
    • 版畫
  • 關於

2022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 2022|05.27 - 05.29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Booth 1B33

大未來林舍畫廊將於2022 Art Basel HK帶來四位現當代藝術家吳大羽、劉煒、陳界仁、申亮跨距百年的創作,透過中國傳統筆墨美學的探討,重新觀看「抽象」這個現代性的繪畫語彙。在探索藝術的林中路上,傳統美學猶如「返景入深林」的那道幽光,引領著中國的藝術家重見「復照青苔上」的靜謐,而那「不落文字,不著形象」卻通往精神深處的幽徑,也讓中國的審美意趣與現、當代的繪畫語彙有了密契的交融。

吳大羽的作品始終給人「似而非像,不落形象」的畫面,筆法瀟灑奔放,色彩鮮明抒情的空間韻調,以及其傳達出的與自然和調的精神氣質。吳大羽嘗言:「勢象之美……似佳句而不予其文字」,從這段回應禪宗那不落「有」、「無」的話中,可見到其創作的中國美學根源,也更可理解藝術家如何通過「勢象」、「光色」、「韻調」藉以傳承並演繹「氣韻生動」的筆墨傳統。除了創作在藝術史上所佔有的重要地位外,吳大羽亦培育出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第二代兼融中西藝術的畫壇翹楚。

「丑筆陋墨」可說是劉煒近十年創作的態度與形式,劉煒筆下的人物狂癲、癖疪、拙憨,其「丑」即是在變形中體現真實,「丑筆」則直指當代水墨中,那套路和制式筆法功夫的「偽」與「矯」。若筆是「丑筆」那麼墨便是「陋墨」,細看劉煒的黑白,或許可以稱其「黑白」為「墨病」但卻「因病而美」。劉煒通過「墨病」將自己的黑白與當代水墨區隔出來,不與俗同而有了自我的主張。而恰恰是其「病品味」(ill taste),讓中國的「筆、墨、黑、白」有了回應西方「壞品味」(bad taste)的當代姿態。

陳界仁近年的創作計畫《為觀想「流變」而作-》,延續《星辰圖》、《中空之地》中所探討的「空性」、「流變」,藝術家在此創作計畫中,想像在生產一個圖像的同時,也在等待、觀看它將會如何不斷地「流變」,而這些注定會成為殘像的圖像,可能在不斷「流變」中的某些時刻,因著某些部分無法預知的變化、殘缺等因素,而浮現出它最「美麗」的樣貌,也或許圖像中的某些部分會頑強地持續存在,並存在至藝術家也不可見與無法想像的遙遠未來。

申亮的創作將「當代」的生活日常,融入傳統繪畫,從東方美學出發,使用西方傳統繪畫技法與材料,表現出具東方精神的繪畫。申亮以「訓練式繪畫」的方法,透過顏料塗繪、堆疊與造型,具象的描繪紅洋蔥、瓜子皮、蒜皮等日常無用之物,這看似簡單的描繪與勾勒,體現了「即物即真」、「回歸本體物象」的傳統美學。在細膩堆疊的筆觸和佈局構成了水墨山水般的動態韻律,更在巨觀的尺度下構成了無以言喻的生活況味。隨時隨地提筆書寫,周行不殆的藝術家以生活實踐著血脈中的美學文化。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回上頁
FACEBOOK INSTAGRAM WECHAT YOUTUBE NEWSLETTER
採用全球最先進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
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Safari最新版本瀏覽
 © Lin & Li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