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cookies為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大未來林舍畫廊藝術有限公司
  • 展覽
  • 藝術家
    • 縮圖列表
    • 姓名列表
  • 新聞
  • 出版品
    • 畫冊
    • 版畫
  • 關於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 2001
  • 2000
  • 1999
  • 1998
  • 1997
  • 1996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MENU
中文 EN
CLOSE
中文 EN
  • 展覽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 2001
    • 2000
    • 1999
    • 1998
    • 1997
    • 1996
  • 藝術家
    • 縮圖列表
    • 姓名列表
  • 新聞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出版品
    • 畫冊
    • 版畫
  • 關於

2018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2018 │ 05.05 - 06.03
  • Opening 2018 │ 05.05 4pm
  • 大未來林舍畫廊

大未來林舍畫廊5月將隆重呈獻「常玉–寄黑藏白醉粉紅」個展,引領觀眾一窺常玉的時代風華。林天民先生自1991年將第一批常玉油畫作品帶進台灣,並於1992年將常玉作品引薦至蘇富比台灣首拍。同年於「帝門藝術中心」主辦常玉首次油畫展,便開始引起許多收藏家熱情關注及追逐常玉的作品。至今,共舉辦過六次常玉個展,並參與歷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法國居美美術館(Guimet 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舉辦的常玉大型展覽。本次展覽在第二代接班人林岱蔚的籌辦下,延續並重現林天民推廣常玉近30年信念與心路歷程,以「歷史文本為基底,美學精神為核心價值」的信念,希冀與觀者一同感受回到初始看常玉的驚艷與感動。

1895年常玉出生於中國四川商賈家庭,少年時期入上海美術學校就讀,1919年赴日留學。1920年應政府提倡的「勤工儉學」激勵前往法國,與林風眠、吳大羽、徐悲鴻、龐薰琹等人均屬第一代旅法華人藝術家。身處巴黎的常玉其創作更多是在參照、辯證當時的創作氛圍與美學思維,而非僅是師從、遵循西方學院派的藝術教條;同時站在自身的文化底蘊下,融會西方現代美學的視野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同堂競藝。雖然日後常玉曾短暫返回中國,但仍決定回到巴黎的藝術世界。這個既傳統又世界的常玉,正是1991年林天民先生初見其作品時體驗到的純粹美感與時代精神的凝聚。

此次展覽常玉生平最大巨作近300公分油畫作品《荷塘白鶴》為國巨基金會典藏,首次公開亮相於私人畫廊,並同時展出數件大尺幅裸女、盆花等各主題代表作品。展覽以「黑」、「白」、「粉紅」為主題,勾勒出常玉創作的東方文人精神,重現最初常玉為人們所稱道的創作本質。常玉刻意地將其用色精簡在三個色調裡,並用「簡化主義」(Simplicism)又或者「本質主義」(Essentialism)來形容他的藝術,如同常玉於1946年曾說:「形式上我追求簡化,直至最核心的本質。⋯⋯精準的力量才能更加豐沛無限。」為讓觀者能更深刻感受到常玉所身處的「瘋狂年代」(Années folles,1920s、30s)巴黎,展場特意規劃了一個「巴黎畫派」作品展覽空間,同步呈現當時聚居於巴黎,來自世界各地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作品。透過此一情境,展覽嘗試引領觀者回到常玉的創作年代,進而體會並看見在現代主義藝術的表現技法下,其作品獨特的文人美學品味。

常玉的人生是一則巴黎遊子的曲折傳奇,而他的作品提升了今日我們的文化和視覺美學素養,也因此我們見證了應屬於他崇高的藝術地位。於此,我們期盼號召和感謝更多人能誠摯地為維護常玉創作的聲譽而投入嚴謹的基底工作。作為展覽的一部分與延伸,此展大未來林舍畫廊出版的專書跳脫「圖錄」思維,除了收錄131件油畫作品,同時藉由內載收集的歷史照片與文章報導,包括常玉1945年發表其對畢卡索的見解,席德進、龐薰琹、朱德群、吳冠中等藝術家眼中與認識的常玉,以及90年代初常玉作品第一次進入台灣,林天民先生的撰文與採訪,直至1997年台北蘇富比公司主辦「常玉座談會」蔣勳先生的演講整理,藉以形塑一個更為立體與鮮活的常玉。常玉於今終於得到了其應有的歷史定位,我們更該共勉珍惜一本初衷的純真,及莫忘初心的熱情和虔誠。


媒體採訪|Hi 艺术:林天民×林岱蔚 两代人如何携手发掘“常玉”艺术史定位
媒體採訪|罐子藝術網:重磅壓軸 大未來林舍【常玉 寄黑藏白醉粉紅】 巨作〈荷塘白鶴〉20多年首現私人畫廊
媒體採訪|典藏藝術網:常玉三部曲—大未來林舍的三色閱讀與史料回歸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 常玉 │ 寄黑 藏白 醉粉紅


回上頁
FACEBOOK INSTAGRAM WECHAT YOUTUBE NEWSLETTER
採用全球最先進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
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Safari最新版本瀏覽
 © Lin & Lin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