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尹 1979 -
雲林‧台灣
下載藝術家簡歷
簡介
王亮尹的創作軌跡圍繞在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從物質給人的刺激作為主題加以描繪,冷色調與暖色調兩個相衝突的色系在畫布上和平共處,呈現出來的意象在歡笑喜樂之中卻透出寧靜沉著,帶著些許憂鬱的氛圍。其作品從物我之間的隱密關係,發散至人與消費社會、自然環境的曖昧與矛盾。藝術家使用「欲望」這個人類的共通語言,讓筆下的馬戲團、旋轉遊樂園、玩具人偶與聖誕樹脫離了物質的表象,敘說私密的隱喻,有某程度精神上的抽象與表現性,氣氛鮮明而強烈,弔詭但不悔澀,有種感染的能量,摻雜著幽微又緊密的危險,帶領觀者在永恆的斑駁間穿梭,探索自己的回憶與想望。
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人物Anselm Kiefer曾在一次訪談中說:「對我來說並不存在什麼開端,只有終結,而這終結同時就是開端。」這種弔詭的兩重性,一直是王亮尹繪畫的重要特徵,它指向一個遙遠的精神邊界,在那裡,盡頭不是真的盡頭,而是當人站在自認的邊界上時,那種思緒躁動,隱痛般的喧鬧。在那裡,實與虛假、記憶與想像、永恆與消逝甜蜜而殘酷的樣貌交融在一起的,因此她的作品給人印象總像是一場濃烈、神秘而不平靜的夢。
普遍的社會價值觀中,被認為「好」的東西是多多益善,被貼上「壞」標籤的話最好眼不見為淨。然而,世界並非黑白二分、好壞對立,往往是一體兩面同時並存,很難抹煞掉物體具備的各項特質。正因為多項條件匯聚而造就每個物件存在的價值,端看人們以什麼樣的出發點來觀看與解讀。另一方面,各個人事物帶著社會賦予的功能與定位,在廣袤複雜的世界中分工合作、各司其職,久而久之這些都成為一個框架,框住大眾的理解方式與想像,更進而限制人或物件的其他可能性。王亮尹運用畫筆探討物象的多面性,以色彩解構描繪主題的組成元素,細細分析其中的組成與結構,甜中帶苦、或是苦而回甘。理解從來不是只有單一面向,而是人們選擇熟悉的思考模式去解讀,王亮尹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試圖打破慣性思維,以多元角度來理解生活中事物的不同樣貌。
王亮尹1979年出生於臺灣雲林,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創作所油畫組,展覽足跡遍布臺灣,亦遠赴美國紐約、德國、英國、日本、印尼雅加達、韓國光州美術館等多個國家重要城市展出。於2014年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個展《親愛的,生日快樂》,2018年關渡美術館舉辦個展《霓虹的盡頭》。曾入選「高雄獎」,亦獲得「臺灣美術新貌展」首獎、「龍顏藝術創作獎」、「張心龍美術創作獎」等,以及國藝會多項藝術補助。其作品已被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臺北藝術大學、金石堂龍顏基金會、港區藝術中心與驕陽基金會等單位典藏。
展覽